甄鹏:我永远站在Justice一边

posted at 2018.1.17 19:40 by Administrator
观点碰撞
 
日本小说家村上春树说过一句著名的话:“在Wall和Egg之间,我永远站在Egg一边。”这句话被很多人反复引用,却没有注意其中的谬误:墙和鸡蛋没有利益冲突,为何要在它们之间做出选择?
 
村上春树解释说,这是一个比喻。比喻有两层含义:第一层,炸弹和坦克是高墙,手无寸铁的平民是鸡蛋;第二层,体制是高墙,个人是鸡蛋。但他显然把问题简单化了。岂不知,强者和弱者、压迫者和被压迫者是可以转化的?
 
我熟读中国历史,发现了一个规律:最坏、最残暴的人往往不是来自大富大贵之家,而是出身卑微。这是因为越穷、越卑微的人,心理越扭曲。他们爬到高层不易,比一般人更加心狠手辣。
 
中国当代历史所谓的“农民起义”,古代正统史书有时叫作“妖贼作乱”。我赞同柏杨的折衷立场,叫“流民作乱”。历史上最残酷的暴行是这些流民犯下的。他们中的一些成功上位当上了皇帝,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朱元璋。
 
2009年,村上春树获得耶路撒冷文学奖。当时以色列政府因对加沙骚乱的态度成为众矢之的,他获奖一事饱受非议。他来到以色列,讲了“高墙和鸡蛋”的故事。在巴以冲突中,谁是高墙?谁是鸡蛋?犹太人是高墙吗?可他们曾经遭受了种族清洗。巴勒斯坦人是鸡蛋吗?可他们的一些恐怖主义活动指向了无辜的平民。
 
关于第二层意思,同样很荒谬。难道体制一定错?个人一定对?为了替自己辩解,村上春树把这个体制说成是坏体制。他说:“这个体制本来应该保护我们,但是有时候它有了生命,而这时它开始杀死我们,并且怂恿我们互相残杀——冷血地、有效地、系统性地残杀。”这本身没有问题,坏体制当然是我们该反对的。但是,村上春树忘了他的原话:“是的,不管墙多么地正确,鸡蛋多么地错误,我会和鸡蛋站在一起。”他的两个说法互相矛盾。
 
我不喜欢高墙和鸡蛋的比喻,因为强弱太明显了,而现实之中,强弱可以转化。这样的例子很多,不限于流民作乱。比如男人和女人,男人可以强奸女人,女人也可以诬陷男人强奸。比如青年和老人,青年可以欺负老人,老人也可以讹诈青年。
 
对法官而言,无论谁强谁弱,他只应站在法律一边;对裁判而言,无论他喜欢哪个队或哪个运动员,他只应站在规则一边。至于作为学者的我,不管是高墙还是鸡蛋,体制还是个人,压迫者还是被压迫者,我只站在正义一边。所以,我说:“经常批左,偶尔批右;既批权贵,又批民粹。”“暴民乱国和权贵乱国一样可怕,素质和制度一样重要。”
 
有人问:“你如何判断正义和非正义?或者,你怎知你的行为是正义的,别人的行为是非正义的?”没错,正义和非正义有时不好区分,可是别忘了,中国史书有一套公认的、连续的价值观。文天祥在《正气歌》中写道:“天地有正气,杂然赋流形。”“时穷节乃见,一一垂丹青。”然后举了许多例子。他的遗言是:“孔曰成仁,孟曰取义。惟其义尽,所以仁至。读圣贤书,所学何事?而今而后,庶几无愧!”
 
在权贵和平民之间,我多数时候站在后者一边,但我旗帜鲜明地反对暴民和流氓无产者。我被人称为“公知”,但我不是逢政府必反的公知,政府对的时候,我可以站出来支持。对于公知群体,我不认圈子,只认是非。在高墙和鸡蛋之间,我永远站在正义一边,虽然我更同情鸡蛋。
 
作者是中国学者

Tags:

观察评论

添加评论

  Country flag

biuquote
  • 评论
  • 在线预览
Lo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