诺贝尔奖得主反思:东亚教育浪费了太多生命

posted at 2017.6.9 00:21 by 风信子

全文链接http://inews.ifeng.com/51216701/news.shtml?ch=qd_hwgg_dl1

 

因研发蓝光LED而获得201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中村修二于2015年1月在东京的驻日外国记者协会举行记者会,批评了日本的专利制度和整个东亚教育体系。他抨击了日本的教育制度,称大学入学考试制度非常糟糕,中国和韩国也都如此,所有高中生的教育目标都是考入著名大学。他认为亚洲的教育制度是浪费时间,年轻人应该学习不同的事情。

他是一个非典型的日本科学家,出身普通渔民家庭,考试能力也平平,上了日本三流大学德岛大学,动手能力非常强,自学能力也十分强,对物理学具有深刻的理解,但他完全是靠自学而来的。他读的德岛大学甚至没有物理系。

一、东亚教育:效率低下,所有人都深受其苦

二、东亚教育具有循规蹈矩的“普鲁士基因”

三、普鲁士基因以外,东亚教育还深受儒家传统和科举制度影响

四、东亚教育急需改革,却越发走向僵硬

东亚教育体制长期以来是利多于弊的。在工业化时期,可以为新建立的工业短期造就大量可堪一用的工人和初级工程师。所以东亚各国在二十世纪的飞速发展,这种教育体制有很大贡献。但是随着技术和经济的演变,这种体制就变得越发不合时宜。

这种体制由于造就了多个既得利益阶层,所以很难撼动,甚至会像上面说的苏联重工业综合体或印度种姓制度一样,”病得至死方休”。苏联时期的重工业不停地制造对社会无益的武器,形成一个利益相关势力,浪费了大量社会资源,直到整个国家体制崩溃。而印度种姓制度,从佛陀时代就饱受批评,却一直祸害了印度几千年,直到今天还是印度前进道路上的巨大障碍,就是因为背后有大量的高种姓的既得利益者。

Tags:

人物记录

添加评论

  Country flag

biuquote
  • 评论
  • 在线预览
Loading